全市唯一 南京浦口入选首批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区
龙虎网讯(通讯员 浦融 林静)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10家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区名单,浦口区环老山休闲农业精品区榜上有名,成为南京市唯一入选区。“此次入选,是对浦口休闲农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牵引,是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推动。”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7月底,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48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9亿元。
浦口区环老山休闲农业精品区将浦口区规模化农业腹地和乡村休闲农文旅发展的重点区域划定为精品区核心区,核心区面积417平方千米,外围辐射区面积281平方千米。
以绿色为本 让生态富民
汤泉温泉胜境秀甲一方,惠济寺三株千年古银杏树一瞥惊鸿,星甸千亩杜仲林向阳而生……生态和区位优势是浦口区得以入选的“底气”所在。根据规划图,精品区南临长江,北枕滁河,百里老山横亘其间,区域内林木覆盖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PM2.5浓度全市最低。在交通上,随着多条过江通道开通,长江北岸的浦口区与主城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这也让浦口成为都市人群乡村休闲游的重要承载地。
老山深处的吴家大洼,就是浦口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案例。面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群众赏萤的诉求,浦口区没有对这个“野生”景点“一关了之”,而是提前谋划《老山非景区网红打卡点联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老山林场牵头召集,14个相关单位共下“一盘棋”,聚焦生态安全、交通组织、观赏秩序、配套服务等核心问题共商共治,把“两难”变成“多赢”。
农文旅融合 做足特色产业
以休闲农业发展带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浦口区建设休闲农业精品区的初衷。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浦口区环老山休闲农业精品区以粮油种植、水产养殖、林果苗木、水果蔬菜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了永宁稻米、汤泉苗木、星甸西甜瓜、星甸茶叶等规模化产业园区,在深入挖掘村级集体资产综合价值的基础上,推动“村级+”合作模式,培植特色优势乡村产业。与此同时,浦口区还构建了“131N”的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注重休闲旅游农业品质的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做足“农业+”文章,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做精“苏韵乡情”中“乡宿”子品牌产品,浦口积极发展乡村民宿新业态,打造“老山美宿”民宿品牌。同时,实施“乡游”精品线路宣传推广计划,建成老山线、长江线、滁河线等五条精品线路,制定推出“共赴山野”清肺康养之旅、“小院围炉”暖冬休闲之旅、“艺泉润墨”人文艺术之旅3条“乡游”精品线路。
数据显示,2022年,浦口全区精品区休闲农业营业收入22.7亿元,年增幅超过15%,休闲农业经营利润总额70214万元,全年游客接待量520.33万人,民宿业发展水平及入住率位列全市第一,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
文化底蕴深厚 点亮乡村画卷
汤泉街道孙垄子村的茶壶店遗址,散发着西周先民遗留的生活气息。村庄活化利用茶壶店遗址的文化资源,打造“陶乡”文化符号;永宁街道侯冲社区,活灵活现的“小狮子”憨态可掬。浦口民间非遗文化手狮舞不仅是每年春节的“压轴戏”,近年来更是走出国门,誉满世界;江浦街道华光社区响堂组,围墙窗棂、溪边田野里写下了唯美的诗歌,引游人驻足品读。一个小山村,把浦口“中国诗歌之乡”的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南京文化高地,浦口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多元的现代文化。经历千年的历史沉淀,精品区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区域文化,如以王荷波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金陵四老”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及以手狮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此外,汤泉古镇、西葛老街、姚徐老街以及18个省级传统村落串珠成链,牛头岗古文化遗址、狮子岭庙会、茶山会、葫芦画等非遗熠熠生辉,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当下的浦口,正以创新思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在现代文明中贡献更多浦口元素。
大美山水,是浦口最宝贵的自然基底、最独特的发展资源。守护这份“生态不动产”,浦口将持续加强休闲农业精品区建设服务指导和跟踪管理,加强政策扶持,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精品区建设,加快打造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新高地。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