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特色田园乡村与历史文化遗产的“融合彩绘”
龙虎网讯(通讯员 林静 浦融)近日,第十一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其中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龙山社区孙垄子组成功入选。孙垄子组位于浦口区西南部,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孙垄子组以其独特的“垄上村居、垄下田园”的空间布局,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民俗风情,被列入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成为浦口区乃至南京市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随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南京涌现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吸引人们到此寻觅“诗与远方”。走进浦口区汤泉街道南部的孙垄子组,一栋栋民屋错落有致,青砖黑瓦、旧墙斑驳。孙垄子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这里是周朝古文化遗址茶壶店的所在地。茶壶店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茶壶店遗址公园就建在这里,展示了周朝时期的陶器制作工艺、生活场景等内容,让游客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源流。
孙垄子组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和民俗文化。依靠紧邻浦口经济开发区板块、北接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深挖本村资源禀赋,以茶壶店遗址文化、传统农耕文明、自然地貌优势、村庄人文肌理等元素相融合,以点线面结合,初步打造形成了微居民宿、传统锅巴工坊,以及包括展览、会议、休闲、文创产品的茶壶店文化中心的业态集群。
汤泉街道龙山社区结合孙垄子组生态特色及文化资源,紧抓 “垄、岸、田、园”四大空间要素,将孙垄子田园乡村定位为:“垄上湾居,陶韵稻乡”的农文旅联动发展示范村,展现陶文化、乡土手工技艺,承载垄湾田园乡愁的生活示范区。在村庄改造建设的同时,尊重村庄传统肌理,保留村庄历史记忆;对于新建公共建筑和民居,严格管控立面,使其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保持原有村庄建筑风格,使村庄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发展展览、科普、学习传统技艺、历史文化的研学课堂以及亲子互动课堂。
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孙垄子组还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依托旖旎的稻田风光,孙垄子组以“万企联万村”行动为契机,将闲置的约750亩地块进行盘活,推动水稻种植,年收获约85万斤。这里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户进行稻麦特色农产品种植,并以文化、旅游、教育提升孙垄子组影响力和美誉度,引领乡村振兴。
孙垄子组的发展,还得益于浦口区乃至南京市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浦口区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依靠政策扶持,整合历史、产业、环境等资源要素,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化、守住浓浓乡愁的新路径。
历史文化与田园风光相融,孙垄子组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也展现了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和新风貌。它是浦口区乃至南京市历史文物保护与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村庄,正传承中华文化、繁荣乡村经济、惠及广大民众。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