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画卷
龙虎网讯(记者 李芳红 通讯员 林静)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是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南京浦口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整合多方力量,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家门口”服务平台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巩固社区是江浦街道保障房中心承载区,当前安置居住人口约4万人,近年来,随着常住人口不断攀升,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服务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化解治理难题,江浦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拓展社区治理路径,通过资源整合,推进“家门口”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基层治理新引擎。
为强化基层调解力量,推动矛盾调处化解,街道引进“王必宏调解工作室”,整合专业性调解资源,在江浦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巩固分中心)升级打造“安居浦畅”调解阵地。成立南京市浦口区法律援助中心驻巩固社区工作站,引进两名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常驻社区,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和免费法律咨询。
“网格+12345”联动融合 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网格化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神经末梢”,是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在浦口汤泉街道,街道以“12345+网格化”为双抓手,以“矛盾化解”为工作目标,持续深化“12345+网格化”深度融合路径,做到“诉前、诉中、诉后”全程跟进,不断巩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果。
街道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发现问题有效手段,一方面,网格员入户走访,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动态了解群众诉求,做到简单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联动办。另一方面,街道聚焦“只投诉一次”目标,充分发挥网格员、微网格员“人头熟、地头熟、情况明”的优势,现场核实情况,零距离了解群众需求。在今年举办的首届旅游生活节开幕式期间,汤泉街道充分利用网格员优势,畅通信息,并在活动现场设置“12345热线现场服务点”,开幕式期间“12345”热线线上平台未接到一起工单投诉,“未诉先办”成效显著。
党建赋能 新就业群体和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社会面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为落实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爱,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活力,浦口桥林街道依托“宁小蜂”驿站持续探索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融入基层治理新模式。
为夯实基层治理的思想根基,擦亮“宁小蜂”驿站的红色阵地,街道积极组织开展党史阅读活动,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群体讲述党史故事,并为他们赠送党史书籍,传递党的声音。通过阅读活动,不仅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取了知识,还汲取了精神食粮。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