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道树保护管理如何巧施策?“听语+”邀您来提“金点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南京的行道树
无疑是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线
即日起
“听语+:南京行道树保护管理‘金点子’”
群众建议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欢迎广大市民网友
一起为南京行道树发声
用行动助力“人文绿都”打造
01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日
02
征集内容
征集意见主要围绕南京城区行道树的综合养护、修剪控制、树木更新、飘絮治理、根系保护、保护宣教等精细化管养各个方面
03
参与方式
1.扫码登录“听语+”平台提交自己对行道树保护管理提升优化的建议
2.发送邮件至邮箱:njtingyu@163.com
3.拨打征集热线:025-84686006、86256335
4.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本次征集活动
本次“听语+:南京行道树保护管理‘金点子’”征集由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指导,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主办,南京政务舆情研究院、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承办。
▲扫描图中二维码登录“听语+”平台
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不仅具有遮荫降噪、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在丰富城市景观、弱化城市建筑生硬感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市主城六区行道树44.2万余株,树种主要有香樟、法桐、栾树、高杆女贞和银杏等,其中香樟数量最多,约12.7万株;法桐次之,约8万株。
我市行道树呈现三方面特征:一是以落叶乔木为行道树主要树种,基本实现骨干道路林荫化目标;二是以悬铃木为骨干树种的主城区多条主要道路,构成了“浓荫蔽日、风格浑厚”的绿化风格;三是以乔灌草复层种植为基础的三层空间绿化配置模式加速形成,城区道路景观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作简报》(第100期)刊发《南京市强化园林绿化监管 守好城市绿色生态本底》,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及行道树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
近年来
南京行道树保护管理
相关工作情况
规划引领
2014年,我市编制了《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年)》,通过分析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生态功能,筛选出适宜我市的103种树种,其中落叶树种83种、常绿树种20种。
方案审查
2013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南京市“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南京市“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建设工程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技术规程》等文件,明确城市道路项目附属绿化工程按立项权属由市、区绿化园林部门实施“绿色图章”审查。道路附属绿化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并报绿化园林部门备案,绿化园林部门对工程是否符合设计方案予以核实。
2021年,为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我市将居住区树木移植、砍伐及大修剪审批事项下放至各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方便服务群众需求。
精细养护
2020年底,我市启动实施了中山北路、珠江路等5条道路 1238 株法桐控高修剪,修剪后法桐降高至14-18米左右。树木修剪不仅能有效降低春季果毛飘絮和树木断枝、倒伏安全隐患,同时还促进老树复壮,提升道路绿化景观。
近年来,每年春季园林绿化部门会采取高射程喷雾机、洒水车、扫地车等联合作业“吹冲扫”的物理防治模式,积极开展法桐行道树飘絮治理。每年治理法桐行道树4万余株,涉及道路200余条。
智慧管理
截至目前,我市主城六区44.2万株行道树全部建立“一树一档”身份信息。采用声波探测设备对近万株大规格法桐行道树进行无损检测和动态复测,有效掌握树干空腐状况,及时排除隐患。升级改造南京市智慧园林精细化管理平台,构建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管理网络体系,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实时监管。
保护研究
遵循传承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组建法桐保护工作专家库,组织在宁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生存现状、人文评价、安全评估以及修剪控制、根系保护、地下空间改造、树种更新等有机更新技术课题研究,为保护城市树木提供技术支撑。编制年度《南京市悬铃木白皮书》,积极开展法桐行道树健康评价和法桐少果品种引种试验,为法桐行道树健康动态管理和精细化养护提供科学指导。
▲课题项目咨询会
行道树,给城市生活增添色彩
而它们也需要关心和爱护
快来提出您的“金点子”
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高雨薇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董家训 孙中元
海报制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林青霞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顾举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