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闻NEWS.LONGHOO.NET

您的位置:龙虎网 >南京要闻 > 新闻动态

在宁台商点赞营商环境:继续深耕南京,共享发展机遇

2023-11-16 07:05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

前不久,大量高端制程PCB数控钻孔机、成型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六合开工建设。这是南京大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在六合又一新上项目,主要从事具备先进制程PCB数控钻孔机、成型机的控制系统、MES系统、伺服装置、集成板卡等研发。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661个,合同利用外资168.1亿美元。昨天,记者走近部分在宁台商,聆听他们在南京的创业生活故事。

“台二代”张育玮:政策惠企也“惠人”

昨天,在南京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马不停蹄赶订单。23年前,台商张进兴创办了南特精密,5年后,他把儿子张育玮带到了南京。18年弹指一挥间,作为“台二代”的张育玮如今已在仙林定居生活,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

作为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新任“掌门人”,张育玮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坚持精密磨床设备生产和外协加工“两条腿走路”,从一家占地23亩的小企业,逐渐成长为占地40亩、拥有130名员工和一支由十多人组成的研发队伍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产值达2.1亿元。

“公司一步步成长壮大,离不开南京各级部门的贴心服务。”张育玮说,扎根南京创新创业,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前政府出台惠企政策,相关部门会及时‘点对点’宣传到位,如今,政策不仅惠企,更惠人。”他介绍,以企业高管来宁工作为例,无论是住房还是子女教育等问题,相关部门都会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南京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也给了张育玮深耕这片创业热土的底气。前不久,公司智慧车间项目正式“上马”。“在3—5年时间里,我们将投入6000万元—8000万元推动技改、引进新设备、改造厂房,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他说。

市台协会副会长丁启民:用真金白银为南京投下“信任票”

7年时间,从制造基地蝶变为企业总部,这是南京邦舜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

2016年,丁启民从昆山来到六合,成立南京邦舜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3年后,丁启民追加投资,再添1个厂区。如今的邦舜精密占地约60亩,拥有先进的镭射加工、折弯、焊接、涂装、表面处理等生产技术,产品配套京东方等大厂,年均产值1.5亿元。

丁启民细算,7年下来,公司已累计在南京投资1200万美元,“公司所在的六合(台商)数控机床产业园集聚了数控机床及配套企业90余家,形成了从模具制造到机床整机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再加上政府部门无微不至的帮办代办服务,我们以真金白银为南京投下‘信任票’。”他告诉记者,得益于南京雄厚的科教资源、人才优势,虽然自己在重庆、青海等地均建有厂区,但决心把南京基地作为“大本营”,打造总部基地。

身兼市台协会副会长的丁启民不仅坚守实业,还积极带领广大在宁台商投身公益事业,资助困难学生、为受洪灾地区捐款捐物……“两岸同胞一家亲,我们有责任与大陆同胞共担风雨。”丁启民告诉记者,去年,他把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带到了南京,一边在公司历练成长,一边感受南京的风土人情,融入南京的生活。

台商杨春洋:引进先进设备助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一辆辆运输车满载零部件缓缓驶入厂区,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手不停歇,一台台三轴联动加工中心产品在生产车间一字排开等待发货……昨天,德克米乐机床(南京)有限公司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成立于2006年的德克米乐机床(南京)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三轴以上联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公司负责人杨春洋坚守质量底线,对于所需零部件严格把关,虽然产品价格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高出40%—50%,依然在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公司自落户南京以来稳步发展,得益于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新政策能够及时宣贯到位,让我们很快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杨春洋说。

南京不断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不但助推企业“加速跑”,也进一步激发了杨春洋干事创业的热情。已近60岁的杨春洋,除了两个月回一次台湾短暂探亲之外,每天都埋首厂区,生产、销售一把抓。眼下,他非但没有退下来歇一歇的想法,还萌生了继续冲一冲的念头,“明年我们将引进台湾最先进机型排入生产线,持续提高产品精度及附加价值,更好服务客户的同时,全力助推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杨沁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