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文明意识,近日,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苏州召开,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从我省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各地不断迈出探索步伐,扎实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全程“细分类”,坚持系统推进、科学管理,初步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体系。从“一个筐”变“四个桶”,从“嫌麻烦”到“新时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逐步深入人心。据省住建厅统计,2016年以来,全省共新建改造垃圾分类亭房5万余处,新增垃圾分类小区2.2万余个,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85%。南京、苏州及所辖市、无锡、徐州等城市基本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也要看到,我省垃圾分类工作在取得阶段成效的同时,总体进展还不够平衡,不同地区间的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差距,在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置和工作推进等4个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仍需在实际工作不断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垃圾分类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紧盯难题动脑筋、想办法、出妙招,坚持全链条发力,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评估督导,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协同发力、久久为功,切实使垃圾分类成为民众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如何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持续推向深入?关键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虽然事情很小,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做好、做到位。为引导公众养成分类习惯,全省各地大力推动建设垃圾分类亭房,配备督导员指导分类,各级各类学校、党政机关、医疗机构、旅游景点和星级宾馆等场所也普遍开展了垃圾分类,交出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单。但要真正重塑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目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各地应结合实际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营造人人皆知、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努力实现“要我分”向“我要分”的思维转变,推动垃圾分类逐步成为广大民众的行为自觉。
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行。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持从源头上精准施策,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做到“懂分类、会分类、愿分类”,同时要注重带动我们身边的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文明新风尚,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江辉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