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种”,优育年轻干部“这颗苗”
制作“文房四宝”之一的湖笔,有道工序叫作“择笔”,通过择笔刀把一些浮毛、废毛剔除,再修出湖笔的尖、齐、圆、健,而一支湖笔从皮毛剥离到制作完成,要经过多名工匠之手,上百道工序。这是近乎苛刻的选择,也是久经时间的考验。
而人才培育也是同理。“选育”年轻干部“种子”,“优育”年轻干部“树苗”,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高素质年轻干部“源头活水”。
何谓高素质的年轻干部?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是其标准要求,而年轻干部在职在岗,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担当时代使命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与“价值感”,是高素质年轻干部的重要特征,也是年轻干部走稳、走实、走好的必由之路。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奔涌不息,行进于崭新的时代征程,如何选拔政治思想过硬、工作作风扎实、表现突出的年轻党员干部,是党的组织工作的当务之急。由此,“培育”优秀年轻干部关乎人民福祉,更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首先,“选种”优秀干部,要以政治建树为首要条件。正所谓:“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准确把握政治标准的科学内涵,落实、落细政治素质建树的考察,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与担当等本质特征进行测验,“选种”出党性强、干劲旺、眼界阔、能力大的高素质年轻党员干部。
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优育”年轻干部,其次要将基层实践活动作为体现年轻干部优良品德的衡量标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通过层层“选种”的年轻干部,应当有意识地将其置于重要岗位,使其亲历急难险重新等严峻任务,在重大灾难事故中识别优秀干部,在工作中提升领导能力、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在磨炼中使政治更加成熟,继而锤炼一众“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实干家”。
最后,“选种”优秀干部,以严管严控为深情厚爱。古人云:“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坚持严在平时、管在日常,勤于“修枝剪叶”“扶苗正本”,将严格要求贯穿干部选种、优育、使用的全过程,形成全流程、多角度的管控。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当立足于早、着眼于小,要强化思想作风建设,确保政治正确性,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思想“防线”不决堤、道德“底线”不虚设和法纪“红线”不越过。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年轻干部唯有具备以实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鸿鹄大志,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方能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邓美玲)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