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对城市文化的浪漫“走读”
城市漫步(Citywalk),近来大火。某社交平台上相关笔记超过42万篇,“每个city都在被walk”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主打沉浸式、慢节奏的“城市漫游”正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
Citywalk无论怎么进行,都绕不开一个前提:城市有“料”。或是深厚的历史遗迹,或是新潮的街区,或是静谧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一个城市总得有留住视线和脚步的魅力。这种旅游方式,全方位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整体风貌与气质。
在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中国,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看不尽的风景、说不完的典故。或流连苏州古街,听一段柔漫悠远的昆曲、欣赏桥边人家的中式审美;或行走在“每走一步都是故事”的南京,触摸历史中的烟火和繁华;或一览广州人日常的生活光景,逛公园、饮咖啡、食肠粉,感受复古老广和西关风情……Citywalk要做的是,将生活惯性升华为求知、感悟、回味的文化路径,就此超越了“旅游”的范畴。
提到“旅游”,并不一定要从别的城市开始,在自己的城市走走停停,也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去给自己的旅行设立目的地时,周边的一切也就成了风景,看一朵花开,看一场日落,看一次候鸟迁徙,重新了解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这可能是Citywalk开始流行开来的原因——对“打卡”式游玩的浪漫抵抗,对文化的重新“走读”。正因持有探索或重新发现之意,Citywalk的过程才变得异常丰富、有趣,也无可名状地向人心贡献了一份获得感、沉浸感,使得人们欲罢不能,且对一个城市建立起更深沉的喜好和信心。
对于Citywalk之风,城市自然是敞开胸怀,任君逍遥的。也应当看到,一座城市为“城市漫游”者提供宏观层面的情绪价值固然重要,但微观层面的细节体验也必不可少。“城市漫游”路线往往深入居民区、小街巷这样的城市“毛细血管”,对城市品质、宜居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待。城市唯有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不断发力提升,把城市建设得更好更美更有气质,才能更好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
以传统景点作为主要“卖点”的旅游景区,要如何在一场“旅行革命”中找到自己新的“出圈”方式呢?其实也不必太过紧张,旅行方式在不断创新,但是内核却从未改变,究其根本,是年轻人对于旅行内在层次的不断“觉醒”,旅行已经从只拍照的1.0时代,来到了听故事的2.0时代,现代人旅行更愿意慢慢欣赏,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脉络。所有传统类景区可以将自身的景点文化进行深挖,讲好自己的故事。同时,结合自身文化特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将非遗、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创新,通过互动体验、研学游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喜爱,成为不断蜕变与成长的“长红”景区。
“城市漫游”,既是用脚步丈量城市,也是以心灵连接城市。期待文旅行业刮起的这股“城市漫游”新风,能让城市更优雅地生长,不断拓展美好生活的边界。(江钟秦、陈玲)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