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NEWS.LONGHOO.NET/LHWP

您的位置:龙虎网 >龙虎网评 > 原创评论

人才,要善于“自用其才”

2023-07-25 10:50

谈到人才问题,人们总是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强调发现人才的重要性,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总是强调问题的这一个方面,则不仅有失偏颇,而且对人才成长亦无益处。苏轼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他在《贾谊论》一文中,用另一种视角观察人才的成长,以贾谊有大才而得不到施展的悲剧为例,提出一个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要自用其才。“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认为一个人成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最难的事,能自己凭借才能,很好地使用才能,才实在是难。

苏轼所说贾谊的悲剧,有那个时代造成的,如今,贾谊面临的时代环境已不复存在。但是,要“自用其才”这个观点,对今天所有希望有所作为的各类人才来说,仍然是座右铭式的金玉良言。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对人才成长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人才的自用其才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

为国为民,是自用其才的最高境界。以自己的才能为谁服务,是个方向问题,也是境界问题。在这方面,许多英雄模范作出了正确选择。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卓有才华的青年才俊,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阻拦,毅然回国,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永远为人们所敬仰、所怀念。在我们国家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中,无数人才作出了自己贡献。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千秋大业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方向,自觉使个人才干结出为国为民的丰硕果实,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

志存高远,是自用其才的驱动之力。志气,是一个人的奋斗之基和力量之源。古往今来,凡是有杰出贡献的大才,无不志存高远。如马克思终生以“为人类工作”的人生理想,毛泽东年轻时就有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世呼喊,周恩来中学时就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永不放弃,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伟业,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到了一个极致。以他们为光辉榜样,自用其才,就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相反,随波逐流甚至躺平,只会让“明珠蒙尘”,蹉跎一生。

谦虚谨慎,是自用其才的必备保障。今天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人才,现代化建设十分需要人才。我们的时代有着良好的自用其才大环境,但也需要自己创造良好小环境。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瞧不起周围的人,结果遭人反感,不予配合,难以开展工作。只有具备自知之明,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谦虚谨慎,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自用其才,必须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历经磨砺,是自用其才的必然路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必定会有各种挫折和困苦。面对困难不要轻易放弃,须胸怀“国之大者”,迎难而上,在磨砺中经受考验,形成“想干事”的主动性、“能干事”的精气神和“干成事”的硬功夫,千锤百炼,成就大器。

自用其才,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一个人才,生逢盛世,无比幸运,只要我们坚定跟党走,就能明大势,存大志,有大度,干大事,充分发挥自己才干,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国家奉献,为人民造福,为自我增值。(毛毅)

来源:龙虎网  编辑:顾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