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约 非遗传承闹元宵
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在热闹喜庆的年味氛围中,我们迎来了兔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元宵节被人们视为年的“尾巴”,因为通常过了正月十五,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精神进入新的工作状态,真正开始新一年的生活,所以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以祈求上苍护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气息的传统节日,它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升华,具有吃元宵、闹花灯、放烟花、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猜灯谜、游龙灯、迎紫姑、打太平鼓等诸多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热烈而欢快,给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吉祥色彩。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流传千年的传统佳节,于2008年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到秦淮赏灯时,花灯可亲团圆日。在古都南京说起元宵节,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淮灯会,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在夫子庙、老门东及其周边区域举行。而秦淮灯会正是流行于南京民间的传统年俗,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在经历了3年疫情之后,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7届中国·秦淮灯会,漫步在交错纵横的夫子庙景区,我们又将在璀璨美好的节日景象中遇见灯火如旧的温暖,这是元宵的滋味,亦是非遗的魅力。
元宵节流传下来的各种民俗,之所以有必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是因为这个节日蕴含着平安、团圆、幸福的文化内涵,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人们的情怀表达和情感流向。所以在共度美景良宵时,我们应尽力把元宵节作为非遗传承的纽带,将其与时代相融合的文化基因发扬传承下去,让独树一帜的元宵民俗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元宵香从圆月来,灯火万家赏美景。辛卯兔年,在春拂枝头的美好时刻,让我们共同相约,插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翅膀,一起“闹”出元宵的幸福和欢乐来。(江辉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