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NEWS.LONGHOO.NET/LHWP

您的位置:龙虎网 >龙虎网评 > 原创评论

【江苏两会大家谈】科技人才要勇于“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2023-01-17 11:02:29

1月16日下午,江苏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信长星来到南京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持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更大力度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引用苏轼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激励人们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苏轼认为,成功之路向来充满坎坷,没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精神,蓝图再美好也是“画饼充饥”。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支撑,也是开路先锋,“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科研人才更要勇于“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2022年,江苏科技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紫金山实验室创造出目前世界上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纪录,南京市第一医院成功植入全球最小的 “人工心脏”,苏州瑞派宁科技斩获WIPO全球奖……在全国重大科技事件中,也闪耀着江苏身影。梦天实验舱、“夸父一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飞天、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考察任务,北京冬奥会“科技范”的背后,都凝聚着江苏智慧。无数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科技工作者,将创新技术运用于国家发展,用一片赤忱之心温暖科技沃土。

哲人云:我们涉身处世,随时随地都横着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最小的,一是抵抗力最大的。非凡人物之所以能有卓越成就,都是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就要勇于选择“抵抗力最大的路径”。当年,构建地外生命保障系统被称为科幻,充满了不可能。“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说:“那些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她率团队突破关键技术30余项,硬是把科幻做成了科学。抵抗力是阻力和痛点,突破性成果注定抵抗力大,“图其至远”就要敢于“犯其至难”。

有种现象值得警惕:习惯于模仿别人,安于“学徒状态”,甘于“跟在后面”;热衷于“香肠论文”。如同切香肠般,将研究论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可发表单元”,制造“小儿科”成果;频繁转换科研“频道”,挖了一口又一口“浅井”。诸如此类“平庸的创新”,都和想出成果想获利却不愿不敢“犯其至难”有直接关系。

“氢弹之父”于敏有言:“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黄旭华为祖国“深潜”一辈子……榜样科学家事迹无不表明,“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动力源泉,来自深厚的家国情怀。科研人也有晋升、待遇、荣誉等利益需求,但要服从于“国之大者”。同时,一切有利于科研人“犯其至难”的政策举措都要认真落实,让所有勇于攻坚的科研人都得到应有支持和激励。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满怀雄心壮志,勇于“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科技领域定能因梦想接连实现而更加辉煌,不断为现代化新江苏建设注入生生不息的“源动力”。(刘根生)

来源:龙虎网  编辑:苏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