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中欧班列驭风畅行,携手共进筑梦丝路

中欧班列,现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和旗舰项目,是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就在7月底,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万列,较去年提前22天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27%,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欧班列作为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重要桥梁之一。中欧班列不仅让我国中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前沿,更构筑起了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之路。
物畅其流,书现代物流新华章。外贸连接着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各国都能实现共赢。中欧班列以铁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支撑,以其远距离、大运量、速度快、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已经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经形成西、中、东三条运输大通道,与欧洲25个国家216个城市实现畅联互通,累计开行超过7.3万列,发送货物690万标箱。在现代化铁路网日益完善的同时,铁路部门发挥一盘棋、一张网的优势,将“通道经济”建设成“枢纽经济”,推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协同联动,构建了向东向西双向开放的局面,进一步改变了物流条件和国际贸易格局,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一列列钢铁巨龙,日行千里通达世界,让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芒。
互利共赢,谱人类命运共同体。“钢铁驼队”是历史的选择,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趟趟满载货物的“钢铁驼队”俨然成为共同发展、和平繁荣的象征。中欧班列搭建的“买全球、卖全球”的平台,不仅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的新格局,更促进了共建国家的交流、交往和交融。班列不仅让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走出去”,还让中亚国家盛产的棉纱、电解铜、铝锭、粮食饲料等“引进来”,在高质量的互帮互助中,中国与共建各国的合作更加紧密,“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成果也将由各国共享。中欧班列,凭借其独特优势步步深入, 以“互联互通互达,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各国之间经贸往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让共建各国不断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丝路精神穿越千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气度和实力。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相信在未来,中欧班列必将交出一份满意的中国答案。(文字:苗瑞祥 漫画:武雪辰)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