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闻NEWS.LONGHOO.NET

您的位置:龙虎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让民生服务有“温度”、民生福祉有“质感” 市民政局:用心用情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2023-03-26 07:45:31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道军

通讯员 解宏亮

在南京市天山路2号,一栋明黄色的两层小楼连接起了玄武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玄武区儿童“关爱之家”、同心未保、乐行、立德等专业社会组织以及专注儿童保护的益童基金会都集中于此,这里也是玄武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所在地。

学习室、活动室、寄养室……这个中心有多个功能室。每天下午放学后,十多名困境儿童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由专业人员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等一系列专业、持续的服务。

这样的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我市还将改造提升12个,已在逐步落实中。

为民办实事,南京民政一直蹄疾步稳,多措并举,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让民生服务有“温度”、民生福祉有“质感”。

新增1200张养老机构床位;完成30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12个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中心;创建6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改造提升和新建3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23年,我市民政部门共承担13件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养老项目达9个。

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今年,我市民政部门还将抓住困扰养老服务的关键环节,完善机制,做实服务。比如,细化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关爱举措,开展敲门行动、智能守护,与老年人家属、社区网格员、养老护理员联动,做到意外情况提前预警、主动发现、及时帮扶,织密织牢保障网。

“让老人们能舒心安心养老,孩子能安全健康长大,便是解决了每个家庭最大的后顾之忧。”这,已成为社会共识。

瞄准民之所盼,解决民之所忧。去年,我市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1030元/月,让8.6万余名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养老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聚焦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等重点领域,为29万余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打造25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新建10个社区老年人认知症服务中心,完成3948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0张。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联系民心,全市民政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以实干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用心用情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为民爱民新答卷。”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钱维表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全市民政系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围绕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市将重点推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科学优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强救助与就业衔接,逐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围绕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我市将大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向纵深延伸,深化落实全市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暨社区工作会议要求,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体系,发挥南京基层治理学院作用,加强社区工作者实务培训,新建3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我市将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塑造“宁享养老银发无忧”南京养老服务品牌,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全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强化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推进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保障好“一老一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围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我市将深化社会事务工作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婚俗、殡葬领域改革,推进移风易俗。优化区划地名管理服务,促进区域协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厚植现代慈善和志愿文化土壤,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祁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