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营企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龙虎网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文化为支撑,推进民营企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力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愿望。
引导和培育民营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加大政府采购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工程项目、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以及提供重大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机制,确保民营企业能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相应的市场回报。
培养和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通过降低研发投入成本风险增加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平台,优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打造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战略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优化和改善民营企业创新环境。坚持依法治企,建立公平正义、稳定透明的法治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加强诚信建设、完善信用评价激励及惩戒机制,提高民营企业信用水平和信誉度。坚持公平竞争,消除各种形式的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破解民营企业创新难题
改革是创新最有效的源头活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纾解一些不利于民营企业推动创新的因素,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确认和强化民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计划机制,增加其在项目立项、资金分配和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改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支持机制,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障碍,确保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受到公平对待。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和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需求识别、社会意见反馈以及政策建议提出等方面作用。
通过顶层设计激励和保障民营企业创新政策措施。完善财政和税收政策,提高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扩大享受税收优惠范围和标准,降低民营企业研发税负。完善金融政策,增加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人才政策,放宽人才引进条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人才激励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协同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跨区域协作,创新建立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高新区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协作创新平台。推动跨行业联合创新,打破行业壁垒和利益藩篱,促进不同行业之间技术交流和创新融合。推动跨界综合创新,打破学科界限和知识壁垒,促进不同领域间的知识整合和创新突破。
坚持以文化为支撑,提升民营企业创新素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坚持以文化为支撑,弘扬科技创新文化,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价值观念方面,培养和弘扬民营企业的创新理念和精神,促进其与国家创新战略的契合。引导民营企业关注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福祉,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思想,引导民营企业追求卓越品质,提升产品水平,增强品牌影响,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有效对接。树立以协同为基础的合作思想,引导民营企业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内容,优化合作模式,实现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的紧密结合。
思想方法方面,培养和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其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衔接。倡导系统思维,引导民营企业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系统优化相互促进;倡导辩证思维,引导民营企业从事物内部矛盾和运动规律来把握问题、变革问题、突破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辩证发展的相互推动。倡导创造性思维,引导民营企业跳出思维茧房,寻求新的视角和路径实现科技创新与创造性发展的相互激发。
道德规范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道德和责任的教育和规范,促进其与国家创新文明的有机衔接。弘扬诚信精神,引导民营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履行合同义务,实现科技创新与诚信经营的相互支持。弘扬奉献精神,引导民营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回馈社会公益,履行社会责任,贡献社会价值,实现科技创新与奉献社会的相互融合。弘扬自律精神,引导民营企业遵循科学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利益实现科技创新与自律发展的相互协调。
(作者:倪杰,金陵科技学院副校长、教授)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