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闻NEWS.LONGHOO.NET

您的位置:龙虎网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百名记者基层行

玄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深入商圈园区 火车头里学报告,凝聚“红领”精气神

2023-02-12 07:18:47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

通讯员 朱德佳

室外阳光烂漫,室内暖意融融。近日,在位于玄武区常发广场的“红领·常发”党建阵地内,来自红山街道的“两新”组织党员与社区居民围坐一堂,正在红山街道二十大宣讲团成员——“草根名嘴”胡素香的带领下,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他们学习的场所,在一列火车的火车头内。记者在现场看到,这节火车车厢保留了绿皮底漆,以及站台、部分座椅、车窗等,内部则重塑空间、重构功能,打造为“红领·常发”非公党建阵地。

红山街道专职党务工作者高莉介绍,红山街道现有1908家企业,其中常发商圈有208家,星河园区有118家,从业人员约3.6万人,现有企业党员101人。随着红山新城发展提速,商圈、园区企业入驻数量增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方面的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党建搭起政企互动互助“连心桥”,新城建设之初,红山街道就结合城建规划,布局以常发广场为中心的商圈、楼宇党建,在常发广场、星河园区分别建立了“红领·常发”“红领·星河”两大非公党建服务阵地,同时新建10个“宁小蜂”驿站,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可辐射至常发、东华等5大商圈、园区。

如今的“红领·常发”“红领·星河”,已经成为商圈、园区党组织和党员学习阵地。以“红领+”非公党建服务阵地为平台,各级宣讲团成员、社区“草根名嘴”等纷纷走进火车头、园区楼宇,为非公企业党员、员工带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两年来,辖区内“两新”支部已从9家增至23家。

“经常参加一些街道组织的党建活动,企业内部凝聚起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不少优秀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南京合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小卫对此颇有感触,作为一家非公企业,此前企业内部党员沟通较少,如今,以党建阵地为平台,企业党员经常在阵地开展学习。

党建服务阵地不仅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阵地,更是为企优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公共空间。高莉介绍,结合阵地建设,街道推出“红领成长”3+X课程,通过党支部活动沟通需求,促进企业资源“置换”,真正让企业得到发展实惠。同时,街道联合区科技局等职能部门,为企业带来最新政策分享与解读,打通政策“直通车”。

结合常发广场附近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众多的实际,红山街道对辖区内28家新就业群体企业、278名从业人员等逐一走访,成立了红山街道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目前,辖区内已培育2家新就业群体类建立的党支部,同时,街道摸排新就业群体的居民需求,制定了25条服务清单和63条共建清单,并切实落实。

火车头里学报告,凝聚“红领”精气神。记者了解到,像“红领·常发”“红领·星河”这样的非公党建服务阵地,在玄武还有很多。新街口商圈有“红领·汇杰”“红领·德基”,珠江路沿线也有“红领·硅巷”。一个个“红领+”阵地多点开花,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商圈、园区,在玄武走深走实、创新实践。

【蹲点日记】

广场上的火车头、商务楼宇内的会议室,“摇身一变”成为商圈、园区非公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享空间。记者在蹲点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这样鲜活、贴近的传播阵地,不仅有利于就近开展宣讲活动,更以党建为“连心桥”,凝聚起更大范围的“红领”合力。

采访中,不少非公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开展党建活动,于企业而言能接触更多资源,企业员工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争当党员先锋模范,还有非党员的员工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从“白领”到“红领”,身份的转变让党建与发展结合更紧密。

【基层声音】

玄武区红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邹玲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又感责任重大。作为红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我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全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具体实践。具体而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建强红色物业,深入推进“同城共筑”,做强党群服务中心。同时,持续回应群众期待,开展为民项目,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此外,增加公共服务空间供给,统筹推进社区、机关、“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为红山玄武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汇聚红色动能。

南京德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马洋洲:

作为非公企业,我们在党建工作方面相对薄弱。自从有了“红领·常发”非公党建服务阵地,企业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方面有了很好的活动场所。以党建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对企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助力。下一步,企业也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聚焦主责主业,实现更大发展。

小天鹅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 田梦旎:

党的二十大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作为企业党员,我感受很深。作为党员,我将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发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同时,我也将带动企业其他党员与员工,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朝气和活力,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罗湘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