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法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人民法庭好“枫”景
龙虎网讯(记者 李芳红 通讯员 李虹)9月15日,浦口区人民法院召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动人民法庭工作再上新台阶”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2年以来,浦口法院新收各类案件2783件,结案2457件。
发布会上,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小虎对人民法庭总体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他围绕文化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建设成果三大方面重点介绍了浦口法院在形成人民法庭“法润”系列文化品牌矩阵、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浦口“法润”法治文化体系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做法。他表示,近年来,浦口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耕纠纷调解、定纷止争,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江浦法庭庭长吕太如、桥林法庭庭长张海霞、永宁法庭庭长鄢志文分别介绍了江浦、桥林、永宁人民法庭的基本情况、特色做法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吕太如表示,为把处理化解民生类纠纷工作做实做好,江浦法庭通过建立“道交一体化”处理机制、开设 “24小时诉讼服务中心”等形式,积极拓宽基层社会矛盾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让大量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 张海霞介绍,桥林法庭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打造“桥”文化特色法庭、设立“浦法心桥”工作品牌等,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以“五和”服务乡村振兴。鄢志文介绍,2022年以来,永宁法庭立足辖区矛盾纠纷特点,依托“法润乡土”司法品牌,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半径,围绕“五和促振兴”实施路径,构建以和为贵、法德并济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浦口样板”。
下一步,浦口法院将紧紧围绕人民法庭职能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能动司法,聚焦“抓前端,治未病”,积极参与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根据人民法庭工作特点,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推动人民法庭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浦口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