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NEWS.LONGHOO.NET/PUKOU

您的位置:龙虎网 >浦口区 > 部门动态

南京浦口协助巡护队杨金海:儿时江豚的呼吸声,现在也能听到了

2023-08-25 18:57

龙虎网讯(通讯员 林静 浦融)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进入“十年禁渔期”,开启了“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沿江20余万渔民逐步告别“水上漂”的生活,退捕上岸谋求新生。当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长江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果。沿江各地持续发掘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退捕渔民在新生活中开启新职业。

今年48岁的杨金海,曾是南京浦口的一名渔民,祖祖辈辈在长江边捕鱼为生。2016年,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浦口区启动滨江岸线的企业搬迁和复绿行动,成立了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区(浦口)分站,杨金海和其他100多名渔民弃渔上岸。这一年,包括杨金海在内的12名渔民成为江豚监测员。2020年长江江苏段率先全面禁捕退捕,杨金海又加入南京市浦口区专办护渔员队伍。“现在环境好了,江里面鱼多了,虾也多了,江豚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增加了。”杨金海说。

儿时伴着江豚呼吸入眠

“黄金水道”带给渔民的,曾经是丰富的渔获。杨金海从小就会跟着父亲一起去打鱼。他还记得,五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在船头撒网,他坐在船尾,江豚就在身边的江水里出没,他甚至都能听到它们浮出水面换气的呼吸声。

有江豚的地方,就是有鱼的地方,这是浦口渔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他们也因此,对江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杨金海的印象里,从2000年左右开始,江豚的数量就开始明显变少了,随之一起减少的,是渔民的收入。能打到的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自发地营救遇到危险的江豚。

他记得自己看到过的最大的活江豚,大概有100多斤,被当地渔民下的围网困住,但幸运的是并没有受伤。他和同伴们小心地拆开围网,让这头江豚得以脱身。

但更多的江豚却没有这么幸运。杨金海感到,单靠自己和其他渔民个人的努力,难以挽救江豚的命运。

弃舟上岸加入江豚巡护队

2016年,随着政府“转产上岸”的号召,杨金海和众多渔民们一起,舍弃了原本熟悉的生活方式。在许多像他们一样理解、配合“转产上岸”的渔民共同促使下,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二桥)至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三桥)江段实现了全面禁渔,长江生态得到更好的修复,长江鱼类得以更好地休养生息,江豚也有了更充足的食物,在这里稳定地生存、繁衍。

但对杨金海来说,弃舟上岸的他,却感到了不适应。20几年“出没风波里”的生活,上岸之后他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在迷茫的时候,他听说南京渔政部门和南京水产研究所即将成立联合巡护队,正在招募江豚观测员。这让他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杨金海报了名,顺利地通过了面试,成为了一名观测员,主要工作是观测和记录,除了记录最基本的天气状况、风向、气温、水位等情况,还需对江豚出现的次数、数量、出现时间、游动方向以及行为模式进行判断和记录。此外,还需要对来往的船只数量、船只类型、江边人们的活动进行记录,为了解这一水域江豚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提供一手数据。

浦口江豚观测队一共有12名队员,在三桥和八圩两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工作。长江三桥观测点水域是南京江豚最集中的活动区域之一,江豚活动很活跃。这里出现的江豚有多少头、其群体构成如何、它们出现时是上行还是下行、正在捕食还是嬉戏、在旅行还是休息,都需要通过观测员观察并根据经验判断。

看到小江豚,是巡护时最快乐的事情

浦口江豚观测队的队员,以前都是长江的渔民,有的家中几代人都从事渔业捕捞。他们对长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情,也见证了几十年来长江渔业资源的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杨金海能看到的江豚依然很少,有时候好几天才能看到一头。最近两三年,江豚的数量明显增多了起来。

杨金海说:“以前我们在船上,每天都会看见江豚——就在我们身边游走嬉戏,见到的数量比现在多多了。它们真的太可爱了,有些幼体还不是很大,看着就像小孩子一样。有时候,我们就看着它游向远处才返航。”

这熟悉的场景在最近两年又回来了,每次看到小江豚,他都很高兴,觉得这是巡护当中最快乐的事情,“用手机拍过好多照片,就是隔得太远,想拍也拍不清楚。”

“这辈子我都不可能离开长江,我对长江有感情,所以我加入了观测的工作。”杨金海说:在长江边长大的他们,曾经以长江为生,长江就是他们的母亲河。另一位观测员也说道:“要是让我离了长江干别的工作,我干不了,看不见长江心里就不是滋味。”因此,越来越多的转产渔民加入了江豚观测队,为保护他们熟悉的“江猪”贡献力量。

江豚观测工作对江豚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管理机构需要以保护区内江豚的数量、分布、活动规律、水生生物资源、人类活动等基础数据为依据,去制定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其中一部分数据正是来自观测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顾寒风酷暑地常年在江边兢兢业业的坚守。此外,他们还会劝阻在江豚活跃区域垂钓的市民,宣传保护江豚的理念,及时反映上报对江豚栖息有影响的人为活动。

杨金海说,现在父母也很支持他的工作,即使现在已经不能撒网捕鱼,但看到长江的生态越来越好,曾经远去的江豚现在离人们活动的环境越来越近,越来越多,他们都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带给大家的美好期待。

来源:龙虎网  编辑:李芳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