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闻NEWS.LONGHOO.NET

您的位置:龙虎网 >南京要闻 > 紫金山观察

南京这项工作,让百万人受益

2022-12-22 07:53:42

龙虎网讯 “感谢工会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激励我不断提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以涂装设备维护技师余伟伟说。5年前,在公司的鼓励下,余伟伟报考了成人本科并顺利毕业,先后获评“南京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还晋升为高级技师,收入翻了不止一番。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部署的重大改革。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在南京,近五年来像余伟伟一样“开挂”般成长的高技能人才不在少数。而这五年也正是我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下简称“产改”)向纵深推进的五年。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了解到,江苏被确定为全面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五年来,拥有百万职工的南京,500多家单位纳入产改试点,建立健全“产改”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出台《新时代南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30多项配套文件;整合全市劳模工匠资源,开发涵盖4大类100余项课程的宣讲内容;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每年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百余场,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1.09万人。

强化思想引领

千余名劳模工匠开展“双进”宣讲会近700场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摆在首位。

“我愿意发挥好劳模的带头作用,把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好,通过讲述自己匠心筑梦、奋斗圆梦的故事,带动更多人立足岗位、善作善成。”余伟伟也是我市“劳模工匠宣讲团”的一员。今年以来,余伟伟共开展了四场宣讲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劳动创造幸福”理念,“辐射”了数百人。

一直以来,市总工会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产改全过程,精心打造“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下简称“双进”)活动,用“双进”凝聚职工力量,让宣讲“声”入人心。一方面,精琢“名师”,推进“双进”有深度;另一方面,聚焦校园,推进“双进”有热度。

据悉,今年市总工会为了提升宣讲质效,在宣讲团中增编了近年的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并成立了一支168人组成的“劳模工匠宣讲志愿服务队”,目前宣讲团成员达1100余人,共开展宣讲报告会近700场。与市教育局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通过聘请160位劳模工匠为“特聘导师”、牵头劳模工匠与大中小学校“定向结对”、建立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择业观、劳动观。

“通过‘双进’宣讲,职工有机会走近劳模、学习劳模、了解劳模,聆听劳模的成长和奋斗故事,领悟敬业奋斗的劳动精神。”中电熊猫华东电子负责人说,“这样的宣讲凝聚了思想共识,提振了企业职工的精气神。”

在思想阵地建设上,市总工会也下足了功夫,新建扩建工人文化宫7.3万平方米,形成“一家三中心”即职工之家、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打造产业工人文化高地。

新建成的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建于1908年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秉承“先锋文化”,在“产改”试点工作中率先成立劳模党小组、劳模先锋岗,创建红色班组,让一线职工“红”起来;新兴产业工会聘请全国劳模杨春泽等先锋模范担任党建指导员、“产改”指导员、“产改”联络员和“产改”观察员。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焦勇介绍,为了全面提升党建带工建工作水平,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出台《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深入推进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活动的实施意见》。

近日,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就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活动示范单位。产改以来,江苏满运先后获评“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成立新业态“运满满货运物流工会”、畅通职工教育渠道和晋升阶梯。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0家“三创争两提升”省级示范单位。

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等“八大群体”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是推动产改扩面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成立运满满货运物流工会,“T3出行”网约车司机集中入会。开展社会组织建会工作,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5422名。11月底,又成立南京市护工护理行业联合工会,标志着我市“八大群体”建会工作圆满完成。

我市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也稳步上升。产业工人在市人大代表中占比9.18%,在市政协委员中占比5.02%,在南京工会十七大代表、委员中分别占比27%、6%。在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评选表彰中,南京对一线产业工人给予倾斜,在2021年450名市劳模中,产业工人占比49%;2022年100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产业工人占比55%。

提升技能素质

两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荣获全国特等奖

打开电台稳压器电源开关,检查电台有关参数设置,调试电台内部功能模块指标参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11月22日,在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广电和通信设备调试工、高级技师詹明韬正在调试新投产的短波通讯设备。不久前,詹明韬在2022年度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广电和通信设备调试工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

“技能竞赛为产业工人搭建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舞台,也让自己更有干劲!”詹明韬在比赛中也获益良多。他认为,比赛现场高手云集,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为调动产业工人积极性,我们积极与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焦勇介绍。市总工会坚持以“工”字号技能竞赛打造金牌产业工人,出台《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管理办法》,每年组织开展20场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和100场以上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近五年,共组织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100场、技能竞赛500多场,参赛职工超过8万人,数千名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在多种竞赛的打磨促进下,我市近300名选手获“市五一劳动奖章”、1000多名选手获“市技术能手”、2000多名选手获“市五一创新能手”、1500多名选手获“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在开展多样化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同时,南京也在不断鼓励产业工人创新创造。今年,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评定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在仅有的七个特等奖中,我市获得了两项,为全市产业工人队伍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南京中电熊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宽温高精度超低相噪温补石英晶体振荡器(TCXO)”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攻克了温补石英晶体振荡器用低老化晶体生产技术难题。

在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熊猫晶体公司器件生产部经理王连生承担6阶温度曲线补偿算法软件和半导体陶瓷基座的研发任务。他说。他们研发的宽温高精度超低相噪温补晶体振荡器产品,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相噪低和体积小巧等特点。目前,该项目产品已在5G通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为国产化加速创造了条件。

2022年劳模先进代表合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产改五年来,市总工会、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团市委、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南京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评选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共选出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先进流程和发明专利各项成果200多项。与此同时,市总工会推动南京工匠和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评选认定,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共评选出南京工匠60名,评选认定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72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48个、市级示范性劳模工作室43个、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6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个。

健全权益保障

全市建会企业集体协商覆盖面已高达九成

“薪酬待遇提升了,工作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魏敏洁是亚什兰化工(南京)有限公司的一名产业工人,单位在去年参与了《新材料科技园化工行业集体合同》的签订。

魏敏洁说,《新材料科技园化工行业集体合同》确定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在疫情和双减的大环境下,明确各企业一线岗位职工工资标准不低于4500元/月。自签订行业集体合同以来,园区企业均无拖欠或克扣工资等情况发生。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工会工作人员程志红介绍,园区现有产业工人约1.8万人,经过十多轮的集体协商,已推动38家企业签订《新材料科技园化工行业集体合同》。该项工作还被评为“江苏省集体协商示范行业”,此外,园区11家企业获得南京市劳动关系示范企业。

在产改过程中如何制度化落实员工的保障待遇,一直是市总工会为产业工人考虑的事情。就在今年5月,南京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扩面提质增效的意见》通知,明确要扩大集体协商建制率、巩固集体合同签订率、提升集体协商质效性、提高职工群众“三率”等目标,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解决好产业工人的利益问题,维护好合法权益,提高产业工人地位和待遇,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才能激发产业工人队伍的内生动力,激励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权益上维护”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支撑保障机制。比起传统维权服务,我市更强调产业工人的发展权益。焦勇介绍,五年来,市总工会着力推动集体协商能级工资和技术创新集体协商,完善职工薪酬激励机制,强化职工创新成果与薪酬分配、职业发展挂钩机制,强化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拓宽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全市建会企业集体协商覆盖面达9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焦勇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南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体系,促进产改工作全面提质扩面增效,引导广大产业工人提高技术水平,提升综合素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来源:紫金山观察  编辑:祁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