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惠民生 用心用情解民忧——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③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南京做好民生工作的根本遵循。“民为城之本”,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最终体现在民生惠及程度。南京已连续十年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在监测的31个省(区、市)共120个城市中,南京以总体满意度83.85分位居全国第一。但也要看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仍需扎实解决好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对生活的期待是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改委(市民生办)正在牵头编制2023年南京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也正在抓紧推进。截至11月底,十类43项民生实事项目中已有34项提前完成任务,其余项目也全部处于收尾阶段,预计到年底均能顺利完成全年目标。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要求,全市各板块、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促进增收富民,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聚力解决“一老一幼”问题,扎实推进健康南京建设,积极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让市民从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感到温暖、让城市在一个个项目实施中更有温度。全市各板块、各部门要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千方百计惠民生、用心用情解民忧,不断实现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京日报评论员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祁锋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