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横溪: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青年奋战“疫”线
龙虎网讯(记者 杨思雨 通讯员 王恺)疫情之下,青年向上。在那些为横溪街道疫情防控奔波的“白”“蓝”“红”“绿”背影中,一如既往看到了一股靓丽朝气的青春力量。从疫情流调到核酸检测,从卡口值守到上门排查,“80后”“90后”“00后”已然成为抗疫主力军,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战“疫“一线书写青春答卷,将自己最美的样子绽放在这个春天。
“80后”扛起重任
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甘西社区“80后”工作人员陈程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核酸检测现场身份识别、给“五包一”人员安装门磁,陪同医务人员上门给居家隔离和老弱病残人员核酸采样、外来人员报备登记……战“疫”当前,陈程舍小家为大家,他说:“当前防疫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照顾好了‘大家庭’,我们每个小家才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疫情发生以来,宁光村“80后”青年志愿者王敏捷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员核酸检测中有他身披防护服信息采集的身影,卡口值守中有他不厌其烦仔细登记的身影,宣传疫情防控措施中有他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材料的身影,他说:“非常时期,我做多一点,细致一点,就能让疫情工作稳一点,疫情离开快一点。”
“90后”冲锋在前
退伍不褪色,许呈村“90后”退役军人刘佳发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奋斗精神,化身志愿服务多面手,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下村摸排信息,协助医护人员进村入户核酸采样,晚上协查流调数据,接送村里老年人接种疫苗,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刘佳说:“居民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很忙碌,但每一天都很充实。”
“大家不要拥挤,间隔一米,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健康码......”略带嘶哑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不间断在安民村核酸检测队伍中回响着,“90后”退役军人陈晨正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引导村民有序排队,主动帮扶行动不便的村民。他表示:“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4月16日早,在甘泉湖社区陈村核酸检测采样点,身穿红色马甲的“90后”志愿者钟秋安不停忙碌着,做好居民入场测温、有序排队、耐心答疑、信息登记、帮扶行动不便居民,切实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冲锋逆行没有局外人,我只是做了志愿者应该做的。” 钟秋安说道。
“有人在家吗?我是社区网格员刘婳,我带陈医生上门来帮您做核酸采样了。”陶吴社区共有60余位行动不便、无法前往采样点的居民,为了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全覆盖,“90后”网格员刘婳主动请缨,陪同医务人员穿梭在各个小区和自然村中进行上门采样。刘婳说:“平时我在社区负责民政工作,与居民接触比较多,人员也熟悉,这份工作我来负责效率更高。”
“00后”接过接力棒
横山村“00后”大四毕业生羊婧积极参与家乡防疫工作,每轮核酸检测她都是早上七点半到现场,晚上八点才离开。不论是现场布置,还是结束收拾现场,羊婧做到“眼中有活”,能搭把手的都会积极参与,问到她为什么总能这么热情满溢,她说:“能为家乡贡献我微薄的力量,我很骄傲,这些天的志愿服务也让我对防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华德超是西岗社区一名“00后”青年志愿者,在社区最需要青年志愿者的时候,报名加入到核酸检测登记工作中,是一名既能干又能吃苦的信息登记员。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能看到他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穿梭在小区与各个村庄的身影。他说:“只要社区需要,我一定积极配合,承担起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
严永乐和易星月是两名“00后”幼儿园老师,3月15日幼儿园停课开始,两人就成了许高村核酸检测现场的志愿者。每天上午七点半来到检测现场,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布置,一天下来,两个人负责将近2000人的信息录入。态度亲切、做事仔细、能吃苦,大家都这么评价两位小姑娘。每到中午吃饭时间,两个人就开始“客气”起来了:“你先去吃饭,你多休息会,我还能顶会!”
这些朝气蓬勃、忘我奉献的抗疫青年肩负起使命与责任,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新风貌,更展现了“西瓜之乡”横溪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冉冉升腾的希望。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