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起来”,历史“进人心”
今年是南京被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近期,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的“千年文都 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亮相。让文物“活起来”,使历史“进人心”,展览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有50万年人类史、约2500年建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占据着独特的重要地位。1984年,南京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创我国名城系统保护之先河,1992年、2002年、2010年又先后三次对规划进行修订。特别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更加重视并加强古都格局保护与历史文化风貌传承工作,不断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世界影响力。
“小文物”看见“大历史”,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据了解,此次亮相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以四版规划为逻辑线,以40年来重要地下考古发掘成果为故事线,是40年来南京最新考古挖掘的文物精品的一次集中亮相。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向观众更好讲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故事,生动展现南京的古都格局、古都风貌和古都地位,必将让大家更好看见历史沧桑、留得住文化根脉,从而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文物“活起来”,历史“进人心”。此次展览,展示重要文物200余件,包括被誉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把我国陶瓷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近500年的吴—西晋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人面像、东晋时期的玻璃碗等。值得一提的是,观展市民不仅能欣赏珍贵文物,还可以亲身体验传统非遗项目,感受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件件承载历史信息的文物,观众停下来、立住脚、喜欢看、有体验,是文物“活起来”的生动体现,必将推动文物历史、文化审美更好留在大家心里,用心思考、润物无声,更好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观众与文物的“双向奔赴”,让文物“活起来”,不断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就一定能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不断擦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让历史“进人心”,更好满足大家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就一定能为我们回首过往、立足当下、开创未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吴筱娅)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