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映情怀 “家国”扛肩上
10月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相继推送一则题为《“老师,他不是我爷爷,他是我爸爸”》的新闻。文中讲述了云南文山边境管理支队一名37岁的缉毒民警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因满头白发被老师误以为是孩子“爷爷”的故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名缉毒民警刚参加工作时,还是一个黑发浓密的帅小伙,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导致长期三餐不定、居无定所,曾经的满头青丝逐渐变成白发。这则新闻在让我们心生不舍的同时,由衷生发敬意。正是缉毒民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付出,祖国边境才愈发安宁,人民生活才愈加幸福。13年来,这位同事眼中的“白发神探”自觉把岗位当做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舞台,参与办理各类案件10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9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89.069公斤。沉甸甸的工作业绩背后,映照出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事实上,这名被媒体报道的缉毒民警的故事早已不是个例。2020年上半年,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战胜疫情,时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连续139天马不停蹄转战全国多地,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用“一夜白头”书写了一名医务工作者赤诚爱民、倾情为民的大爱仁心。
同样的“白头”,不一样的战场。从缉毒民警的“满头白发”,到邱海波的“一夜白头”,从边境缉毒战场,到疫情防控一线,从公开披露于媒体,到默默无闻奋战……一个个党员干部厚植家国情怀,用无私无畏、不眠不休,生动诠释爱党报国、造福于民的深沉情感和奉献精神。这是用爱岗尽责、忠于本职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的深情告白:不论身处何时何处,共产党人的初心不能忘,爱国奉献的责任不能丢,为民造福的本色不能改。
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儿女心中的真切情感,更需要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来书写。无论是缉毒民警还是邱海波,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他们担当强责的战场。他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源于无数个日夜的坚守,都离不开一次次披荆斩棘的攻坚,都汇集了一群人团结互助的合力。岁月是最好的见证,时光是有力的记述。他们用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起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崇高形象,也因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许。他们的“满头白发”,是初心的闪耀,使命的承载,实干的体现。这背后,是为民责任的坚守、心系国家的挂牵、舍弃“小我”的崇高。
为民奉献不言苦。一个个党员干部心系家国,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我”之中,用“白头”换来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他们长年累月甘于为党和人民竭诚奉献,无悔于青春,无愧于人民,是献给新中国73岁华诞和党的二十大盛会的最好礼物。(蒋守昌)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