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自今年8月至2023年12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减轻农民群众在这些方面的支出负担。
传统的风俗礼节无可厚非,正常的习俗礼仪、人情往来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尤其是在跟风、攀比心理的带动下,一些讲面子、摆阔气的不良习俗随行就市,婚丧嫁娶攀比之风成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已经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少乡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可以说,移风易俗势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
移风易俗树新风,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到有人情味无人情债?这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今年上半年,江苏省美德基金会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为爱减负”网络问卷调查,目的就是全面了解各地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原因,汇聚民智,寻找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次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社会各级应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带头做移风易俗工作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主动从人文精神、道德风尚和行为素养等方面做出表率,让精神文明之花盛开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
文明花开,为人民群众向往的幸福美好生活添彩。让农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仅要物质富裕“颜值高”,而且要精神富有“气质佳”。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移风易俗重在“润物无声”,当前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要采取措施下大力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摒弃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红白事等铺张浪费行为,从消除“横攀竖比”心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不断改善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让乡村群众尽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移风易俗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赋能新农村建设,社会各级应自觉践行文明新风,转变观念,破旧立新,让文明清风在乡村大地徐徐铺开。(江辉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