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奋斗不止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与革命斗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一以贯之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这也是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科学保障。道路自信源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实现梦想。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理论指引,牢记初心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群众、融入基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的实践立足点,更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时代之举。
一以贯之全面深化改革。方向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不能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正是一场揭示历史逻辑、推进时代潮流的过程,也是形成对历史逻辑和中国发展坚定信念的过程。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在新起点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我们更应积极投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响应“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的时代之音,为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以贯之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党和人民的“千辛万苦”,扎根于基层社会,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和平安康的宝贵成果。回首改革征程,基层建设“蒸蒸日上”,根本原因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持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精准把握城乡发展趋势,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健康持续地推进全面小康后的农业农村工作,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使乡村振兴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在未来的前进道路上,要从容不迫、处变不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就必将永续谱写壮阔瑰丽的华章。(黄梅)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