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徽永远闪耀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也宣告了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一路走来,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峥嵘岁月的星星之火,发展壮大为民族复兴的钢铁长城,并向着世界一流军队的建设目标阔步前进。九十五载风雨兼程,人民军队无惧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就蕴藏在永远闪耀的“八一”军徽里。
那是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党旗领着军旗走,军旗跟着党旗走。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从烜赫一时的北洋水师,到混战不休的各路军阀,历史已然证明,用新式武器武装的旧式军队不仅不能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甚至会沦为“三座大山”奴役欺辱中国人民的工具和帮凶。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下,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时代感召下,历经三湾改编,吹响古田军号,千锤百炼的人民军队真正成为了一支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式军队,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在新时代不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铮铮誓言。
那是不畏牺牲的英雄赞歌。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筑路过程中,3000多名指战员长眠雪域高原。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18军战士奋然喊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砥砺奋进路上,人民军队始终发扬着大无畏精神,奏响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它是志愿军113师14小时直线穿插72.5公里“钉在阵地”的“奇迹”;它是舍身扑向炸药包的王杰以生命践行的座右铭;它是“全营一杆枪”的“模范地空导弹营”钻山沟、走戈壁,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艰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是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1949年夏,刚刚进驻南京的34军指战员奋不顾身地投入到防汛抗洪的战斗中,以血肉之躯保卫了长江大堤,让古都居民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赤子心。从“八一”诞生之日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镌刻在这支军队的光荣基因里,也成为这支军队不可磨灭的印记。从长征途中留给老乡的“半条棉被”,到马石山十勇士为掩护群众忘我地冲锋;从惊涛骇浪前写着“人在堤在,堤亡人亡”的一面面生死牌,再到在疫情防控“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的一次次逆行……人民军队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始终是“最可爱的人”。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今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小米加步枪”成为了遥远的过往。在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更多的故事中,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法里,人民军队初心依旧、使命依然。“八一”军徽永远闪耀,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必将续写新的时代篇章,焕发新的时代风采。(高胜寒)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