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NEWS.LONGHOO.NET/LHWP

您的位置:龙虎网 >龙虎网评 > 原创评论

奋斗三农,振兴乡村,融合城乡,全面小康

2022-06-22 10:02:51

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力争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

紧抓乡村振兴,夯实新时代“三农”工作。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世纪疫情跌宕反复的复杂形势下,我们更要把“三农”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全。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上,我们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医疗健康、生产安全、人居环境、教育发展、财富增长等与农民生命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着力点开展工作。紧抓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走特色乡村振兴道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红手印”摁下中国农村改革的启动键,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序幕。44年后,同样时值夏收,如何继续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激发农业主体活力、体现农村地方特色值得我们深思。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完善,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乡村产业打造……实践证明,不断深化的改革、不断完善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经济。实践证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土字号”、“乡字号”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是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村维持和谐社会氛围、农民实现长期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奏乡村振兴进行曲。创新驱动发展不光要驱动工业,也要驱动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变革要求我们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智慧农村。乡村振兴不光要求兴农业、兴农村、兴农民,还必须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促进工农技术、城乡人才、资金资源双向流动,把把农村建设成新乡村,把新乡村建设成城市“后花园”。乡村振兴并非村民埋头耕好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那么简单,乡村振兴既是“三农”抓手,也是串联三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既要写出横平竖直的三农“笔画”,还要写好结构合理的乡村建设“正字”,更要纳入蹙金结绣的民族复兴“篇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乡村振兴是手段,也是目的,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必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朱萌)

来源:龙虎网  编辑:苏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