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人格魅力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进
粽香四溢,艾叶流芳。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约而至。这个节日和屈原这个名字紧紧联在一起,人们万“粽”一心,千舟竞渡,以纪念屈原,这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是独一无二的。千百年来,屈原高洁的人格,超越时空,令人仰止,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偶像,屈原的人格魅力永远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
屈原高洁的人格,体现在深沉的爱国精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身处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他对自己的楚国有无比的爱。他在受到重用期间,使楚国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荣局面。屈原的高洁人格,体现在真诚的民生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以民为本,体恤苍生,为民请命,对百姓充满深深的同情和哀怜;屈原高洁的人格,体现在不懈的探索品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终身都在追求真理,追求价值人生,追求理想社会;屈原的高洁人格,体现在刚烈的浩然正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当时楚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但他决不与恶势力同流污,在悲愤和绝望中,毅然投江自尽,一腔忠烈血,化作汨罗涛。
屈原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赞誉、衷心崇拜。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李白对屈原推崇备至,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对屈原充满敬仰:“窍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陆游为屈原感叹:“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屈原的人格魅力,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披肝沥胆的为民情怀、上下求索的探索品质、耿直刚烈的浩然正气,傲然立身于天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为国捐躯的大义凛然;“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表达的关注民生的款款深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表达的是竭尽努力的不懈奋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的是立身做人的高尚操守。
跨越千年,中国共产党继承并超越了屈原的精神境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一批又一批党的优秀儿女,塑造了崇高形象,展现了人格魅力。革命战争年代,夏明翰等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永不叛党,体现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人格。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党员干部要勇毅前行,锐意进取。要与党同心同德,在各种考验和诱惑面前,守住底线、洁身自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进。
端午节作为首个列入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已经走向世界,屈原也被列入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我们在为屈原骄傲和自豪的同时,要从他的人格魅力中吸取奋进的力量。而这,正是我们今天安度端午节的意义所在。(毛毅)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