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算法推荐”方向盘
今年3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迭代升级,算法推荐在“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体时代占据了主导地位,与之相伴的“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算法沉迷等算法滥用问题也愈发严重。《规定》的实施,为算法推荐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明确的法治导向。因此,把好“算法推荐”方向盘,在促进算法推荐良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其有效传播十分必要。
以主流价值导向,树算法推荐新规。《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服务规范,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传播违法信息,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因此,亟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严格的行业监管机制,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向盘”,植入正向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对算法推荐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调控,用主流价值观这只“看不见的手”去打造一个能够实现最佳控制、高效规则的新架构。
以技术赋值,打破信息茧房。技术的问题可以用技术去解决。在算法推荐设计编制的初始阶段,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规范;在算法推荐的数据喂食阶段,应将真实客观、正向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贯穿于数据的选取、挖掘、清洗、析出全过程;在算法推荐的审核阶段,应屏蔽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的垃圾信息,强化对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正向信息推荐权重。实行实名认证制度,通过开发调控儿童模式或青少年模式、时长限制、防沉迷系统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从底层技术上破解算法推荐的偏差问题,用技术手段打破算法摸不着也看不懂的“黑箱”。
持续加强监管震慑,建立多元共治局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算法滥用,既要“长牙齿”,也要“重咬合”。对于那些扭曲真相、撕裂社会、祸乱宇内的“邪恶算法”,必须严惩不贷,决不姑息;应区分监管,确立分级分类的思路;要进行系统监管,建立多元共治的局面。同时,也要倡导公平公正、透明可释的算法媒介应用,保障未成年、老年人、劳动者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诚然,算法推荐在提升公民生活便利度、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在其影响下,媒介本应是客观事实的陈述者,而今却在追逐商业利益中弱化了对于理性价值的引导和主流价值的守望。因此,要用正确的价值导向把好“算法推荐”方向盘,加强算法推荐的制度建设与监管,还需多方共同参与,用实际行动呵护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康露露)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