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大学生、教授,这些农企“特派员”在行动
龙虎网讯 在南京都市圈,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中有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经验丰富的农户,也有掌握新技术的高校教授、科研人员。他们不断地走进田间、工厂,协助开展科技政策宣传、技术攻关、技术推广、创新创业等活动。
他们有个特殊的名字“特派员”或是“指导员”,为农村、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科研成果,带来了先进的发展观念,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大家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大学生科技特派员
服务“三农”
近日,在马鞍山当涂县姑孰镇连千圩的一片大豆试验田里,刚毕业的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程龙,手把遥控器,操控着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程龙,在田间找到了一片天地,“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我是农村出来的,很愿意回到家乡服务‘三农’。”
今年9月,与程龙一样,走进马鞍山各个乡镇、踏进田间的还有另外84名应届毕业生。“入职后没几天,我就跟着老师下村走访调查,了解农户在蔬菜种植方面对技术的需求。”陶昌云在和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中心上岗后就开始跑农村,她发现不管是农户,还是企业,对于科技支持的需求特别强烈。“用科技赋能农业,为企业服务,我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
今年7月,马鞍山面向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选认首批大学生科技特派员,9月份正式上岗。这些大学生科技特派员重点服务乡镇和农业科技园区,除了需要宣传“三农”、科技创新等政策,还要收集乡村科技需求,联系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示范基地,服务村、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前,我们的科技特派员都是农技人员,大学生的加入增强了科技特派员的力量。”马鞍山市科技局农社科负责人郑江告诉记者,包括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在内,目前马鞍山服务行政村的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385人,全市385个行政村已实现“一对一”服务。“科技特派员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将更精准、更深入地走进农户身边。”
种植大户
“变身”营农指导员
前不久,持续的高温天气给葡萄生长带来了不少影响,句容茅山镇丁庄村葡萄种植户王娟放下手中的订单,在自家葡萄架下分享经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农技专家芮东明更是现场指导农户如何在高温下保证葡萄质量。
王娟曾先后3次跟随赵亚夫、芮东明赴日本学习葡萄种植新技术、销售新模式等,并加入了营农指导员队伍中。“营农指导员”的身份让王娟深知自己经营的不单是产业,还是与村集体、村民共建共享乡村的全新生态。
葡萄采摘季忙得脚不着地,余其霞还是抽时间赶到芮东明教授的课堂听课。作为村里的营农指导员,她必须时刻掌握“最新技术”,以便更好为自己责任片区的农户解决难题。
近年来,以赵亚夫和芮东明等专家团队授课为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到了葡萄种植采收的关键节点,频次还会增加。经过专家培训后,营农指导员再把技术传授给更多农户,成为农户间的“土专家”,打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科创特派团
为企业“问诊开方”
在扬州,首批“科创助航”特派团更是凭借自身实力,实打实地为企业科技助力,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日前,“科创助航”特派团团员、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俊亮来到扬州汇菁工贸有限公司,直面企业需求,精准“问诊”,开出一系列“药方”。
今年以来,扬州创新组建了“科创助航”特派团,鼓励和引导驻扬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下沉园区服务企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首批18名特派团团员是来自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与企业的直接对接,让企业获得了更为精准的技术资源。据悉,截至8月底,首批特派团团员走访了87家企业,征集技术需求53项,推进实施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为企业引荐高端科技人才11名。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罗湘雨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