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龙虎网 >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各区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不忘历史苦难,凝聚前行动力

建邺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上新河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 通讯员 褚旭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玄武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北极阁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 通讯员 玄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六合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举行悼念活动。 通讯员 许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雨花台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花神庙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 通讯员 魏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龙虎网讯 85年前,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12月13日上午,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响彻南京,大街小巷,全城市民,无不肃穆伫立。当天,我市各区同步组织悼念活动,铭记惨痛历史,凝聚起奋进动力。
警报长鸣,寄托哀思
12月13日上午,玄武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北极阁、东郊、太平门、仙鹤门丛葬地和香铺营社区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活动。
上午10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北极阁丛葬地悼念活动现场,玄武区机关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和学生代表等各界人士近50人高唱国歌。随后,在全城防空警报声中,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8名城管队员敬献花篮;最后,参加悼念的全体人员环绕纪念碑,依次向遇难同胞敬献菊花。
同日上午,江宁区在竹山烈士陵园邓仲铭纪念亭同步开展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深切悼念死难同胞,缅怀抗战英烈。
在竹山烈士陵园邓仲铭纪念亭前,悬挂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横幅。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江宁区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学生、市民代表等全体肃立,高唱国歌。10时01分,在凄厉的警报声中,全体人员脱帽肃立,垂首默哀。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12月13日,栖霞区委有关领导及机关党员干部、驻区官兵、先进典型代表等20余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燕子矶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
上午9时59分,悼念活动正式开始。全体人员高唱国歌,随后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默哀毕,众人绕纪念碑一周并献上白色菊花。随着防空警报声响彻城市上空,纪念碑所在的燕子矶公园外,汽车停驶鸣笛,行人驻足默哀。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85年岁月流逝,战争硝烟散尽,但属于战争年代的民族记忆仍需永存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燕子矶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李玮说,参加当天的悼念活动让他深有感触,身为青年一代,更应当奋发图强,矢志捍卫和平。
12月13日上午,六合区竹镇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学生代表约80人胸戴白花,在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集会,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10时整,悼念活动开始,大家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现场,4名竹镇青年代表朗诵了诗歌《南京,我的南京》。随后,全体人员有序参观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竹镇镇长周歆瑜介绍,当年有142名竹镇籍儿女参加抗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英烈虽逝,精神犹存,他们的英雄事迹永驻竹镇人民心中。我们将牢记曾经的苦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汲取力量,勇毅前行
12月13日上午,鼓楼区在位于煤炭港、挹江门、五台山、汉中门等附近的多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在中山码头,南京轮渡有限公司宁浦航线上,工作人员放下手上的工作,船上的乘客们提前站立。在警报声响起的同时,船长陈东虎拉响汽笛,工作人员和乘客低头默哀,寄托心中无限哀思。
江风凛冽,翠柏环绕。上午10时,建邺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上新河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纪念遇难同胞,告慰逝去英灵。凄厉的警报声响起,全体人员默哀;随后,人们抬起花圈,缓步将花圈摆放在纪念碑基座上。
“历史不能忘,传统不能丢,精神不能缺,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让我感触颇深。”建邺区委办档案科(法规科)科长孟蕾说,作为一名南京人,记住历史是自己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要在铭记历史的苦难、感恩今天的幸福中,凝聚力量、砥砺前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通讯员 玄萱 倪明武 建萱 鼓轩 秦轩
记者 邓露洁 朱旖旎 孙敬清 杜莹 卫凌云 王婷婷 田诗雨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丁甜甜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