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闻NEWS.LONGHOO.NET

您的位置:龙虎网 >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举行 点点烛光寄托哀思

2022-12-14 07:38:13

昨晚,“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紫金草女孩向地面播撒象征和平的种子。

点点烛光告慰逝者、祈愿和平。

小学生们共同点亮蜡烛,悼念遇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

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代表宫内阳子现身现场大屏,表达和平愿景。

1938年2月回到南京参与救护难民的鼓楼医院外科医生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现身现场大屏,传递和平祝福。

国际友人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现身现场大屏,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缅怀。

龙虎网讯 摆成“85”数字形状的蜡烛在寒夜闪烁点点烛光,低沉的小号《南京记忆》在夜空回响。昨晚6点半,“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南京市教师代表、医护代表、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紫金草志愿者代表、宗教人士代表、基层党员、海外华人华侨代表,以及纪念馆工作人员等一同参加了当晚的集会活动。

当晚,烛光祭还在线上举办,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通过H5同步点亮温暖的烛光,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愿世界和平。

晚上6点半,纪念馆祭场内,小号手吹响《南京记忆》。参加活动的人们早早来到现场,穿着素服,手捧烛光,神情肃穆,静静伫立。20名学生手捧蜡烛,缓步向前,按照“85”字样依次摆放好手中蜡烛。

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30位小歌手手捧着蜡烛,童声合唱《蚕豆歌》,表达对同胞的哀思。

在场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中山码头丛葬地、北极阁丛葬地、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等地,学生和市民同步进行烛光祭,并通过大屏连线的方式,共同缅怀逝者。

85年前,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国际友人约翰·马吉不顾个人安危,留守南京,参与救护了20多万中国难民。他还悄悄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日军暴行,成为日军南京大屠杀铁证。当晚,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通过视频连线参加烛光祭活动。

25年前,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写就《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揭露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南京暴行,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烛光祭现场,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现身大屏幕。她说:“199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0周年,我的女儿张纯如发表了她的著作。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我们在海外参与民间组织‘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悼念活动,希望用我们的一份力量,教育下一代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

活动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幸存者常志强的外孙李帆超,南京教师代表、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陈民,医务人员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生陈步伟,以及学生代表张熙桐依次发言。

“外敌的蹂躏和战争的磨难,使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更加坚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信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馆长周峰说,“一次庄严的纪念,就是一次记忆的唤醒,今夜,我们手捧蜡烛,点燃的不仅仅是心中的温暖,更是守护历史真相、捍卫正义和平的精神火炬,照亮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人间正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瑜

见习记者 方正

本版摄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丁甜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