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闻NEWS.LONGHOO.NET

您的位置:龙虎网 >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各界人士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永志不忘 奋发图强

2022-12-14 07:31:36

龙虎网讯 12月13日上午10点,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凄厉的警报,是对勿忘伤痛历史的警醒;肃穆的默哀,是对遇难同胞的追思缅怀。

93岁的夏淑琴老人和95岁的葛道荣老人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来到现场,为历史做证。在佩戴白花、默然肃立的人群中,还有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生产一线工人、学生、国际友人等。他们在表达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哀思的同时,更传递着永志不忘、奋发图强,捍卫和平、矢志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坚持传播历史真相

“我的岳母王素明,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她已于今年3月去世。”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的女婿夏天行告诉记者,岳母原本姓杨。1937年冬天,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时,王素明的父亲杨代福在尧化门一带教书,被日军以“破坏分子”的罪名抓走,不久被杀害。父亲死后,母亲带着孩子们逃跑,在路上流产,血流不止。后来,母亲因无力养活儿女,将膝下四个孩子都送给别人领养。其中,夏天行的岳母被一户王姓人家收养,从此改名王素明。

“因为这场浩劫,岳母的一生就此改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怆的历史。”夏天行说,虽然岳母已离开人世,但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会作为家族记忆代代传承。作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他专门自学英文,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志愿服务,向海内外参观者讲述岳母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以及所有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遇难同胞,更重要的是要牢记这段历史,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夏天行表示,今后,他将把岳母的亲身经历作为历史记忆传播下去。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亲属,将坚持传播历史真相,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创未来。

努力奋斗报效祖国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昨天,南京市中华中学85名学生在公祭仪式现场诵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庄严的和平祈愿。

“在得知自己将参与诵读后,我搜集了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其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经历让我感触很深。”中华中学高一学生吴天辰说,越了解这段历史,越感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如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越来越少,我们青年一代有责任将这段历史传播出去,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呼吁大家珍爱和平。

在一遍遍的诵读和学习中,中华中学学生李泊希的触动也越来越深:“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不断奋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中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周立新告诉记者,参与诵读《和平宣言》的中华中学学生有85人,还有9名备选同学,“参加本次活动,学生们有很多收获。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学生们都表示,不能忘却历史,要珍爱和平、渴望和平,要努力奋斗、报效祖国。”

更好守护世界和平

“作为一名学生代表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深受教育,深有触动。”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刘禹说,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努力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定居南京的英国人贺福已是第三次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能够第三次被邀请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与国际人士的友好交流。”贺福告诉记者,他是英文月刊《The Nanjinger》的主编,最近在《The Nanjinger》发布了关于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相关信息。“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记忆,更是世界记忆。牢记历史、传承世界记忆,将有助于各国的人们携起手来,更好地守护和平。”他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金 余梦迪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丁甜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