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姑娘用近200道工序复原手工旗袍 打造微缩版“旗袍博物馆”
龙虎网讯(记者 袁健 苗东旭) 在南京有一个微缩版的“旗袍博物馆”,屋内悬挂了几十件旗袍样衣,馆主是一位80后姑娘季月琴。
季月琴生于泰兴的旗袍世家,家里三代都做旗袍,但是她从小就不想再继续做旗袍,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做起了市场营销。有一年回家过年,在和家人的聊天中,她得知很多传统手艺正在逐渐消亡。季月琴深感震惊和可惜,想把旗袍制作老手艺传承下来,于是有了创立旗袍工作室的想法。说干就干,她毅然辞去工作,一头扎进了旗袍制作。
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但真的要做最传统的手工旗袍,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季月琴在书上看到了一种叫做“挖云”的工艺,很想将它复原出来,但遍寻不见相关的描述。跟工作室里的师傅试了无数遍,也没有成功。她只好暂时搁置了这个念头。没想到,在一次参观博物馆时,正巧展出的古代服饰上使用了她要找的“挖云”工艺。趴在玻璃上研究了很久,她终于完美地将这项工艺复原了。到目前为止,季月琴的工作室成功复制出了十几项近乎消失的传统工艺,完成了一大半的旗袍发展史的服装复制。而且其中复制出的很多老工艺都运用在了现代服装中。
从翘边到花扣,做一件旗袍有近200道工序,手工至少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人问,机器时代还在坚持手工值得吗?我觉得对于一个技艺的传承,怎么做都是值得的”季月琴说。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相关推荐